Eng

防患未然 海事设施添实力

过去两年,「天鸽」和「山竹」两大超强台风先后吹袭本港,破坏严重。为应对台风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土木工程拓展署引入先进技术检测海事设施结构,妥加修缮。针对一些沿岸地区备受风暴影响,署方积极加强海事设施,提升防御能力。

 

先进技术 高效测量

 

署方测量船只定期执勤,检查海堤、防波堤等海事设施,航程中会扫描海事结构。

 

船上综合测量系统有两大仪器,其中多波束测深仪发射声波,量度水底下海事设施形状;激光扫描仪则在水上发射扇形激光,测量地形数据。

 

两套数据整合后可产生高密度的云点三维模型,勾画出整个海事设施的三维形状。署方人员据此判断设施有否明显变形或损毁,作出跟进,安排维修。

 

该署并引进崭新的图像声纳仪,通过遥控水底的声纳镜头拍摄高清影像,找出受损的海事结构。

 

该署土地测量师卓越威指出,图像声纳仪技术先进,不论能见度如何,均可取得高清水底影像。

 

「图像声纳仪把声纳回波转化成数码图像,即使能见度很低、环境黑暗,又或水质浑浊,我们仍可清晰看到海底设施形状。」

 

该署在前年「天鸽」袭港后引入新技术,并于去年「山竹」过后应用,能快速掌握海事结构损毁状况,以安排补救或重建措施。

 

加建设施 增强防御

 

「山竹」袭港时,西贡污水处理厂约50米长海堤倒塌。土木工程拓展署协助紧急维修,并进行海堤改善工程,包括更换护面石块、加建1.5米高防浪墙。

 

该署工程师何文轩指,防浪墙有助防范海水在风暴期间涌入污水厂,而加固后的海堤则能抵抗更大海浪。

 

至于同受「山竹」破坏的将军澳海滨公园沿岸,署方安排加建全长约600米、顶端在主水平基准以上约6.6米的防浪墙,以减低风暴期间越堤浪对沿岸居民和设施的威胁。

 

该署高级工程师陈国梁解释,此墙距离地面约1.1米高,属钢筋混凝土结构,向海一面采用弯形设计,兼顾抵御巨浪的需要和市民欣赏风景的期望。

 

展开研究 保障安全

 

为长远应对极端天气的威胁,署方今年4月委托顾问公司展开可行性研究,全面检视沿岸较低洼或当风地点,并研究风暴潮等。

 

政府会根据研究结果制订防御措施,加强沿岸地区抵抗巨浪的能力。

 

此外,该署会与天文台合作,进行气候变化相关研究,并参考联合国气候变迁政府间专家委员会报告,妥为修订现行设计标准,致力保障市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