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署将发展新的转废为能设施以逐步取代堆填区
政府于《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和《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提出,要达致「零废堆填」及碳中和目标,香港除了推动全民减废及干净回收,必须具备足够的转废为能设施,以处理都市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署(环保署)今日(一月二十五日)宣布将为发展新的转废为能设施展开规划研究。
现时本港透过两个堆填区平均每日接收共11 000公吨都市固体废物,这些生活垃圾在堆填区分解的过程中所产生温室气体为废物处理相关的主要排放来源,令废物处理成为近年本港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的第三位。为实现约于二○三五年摆脱依赖堆填区处理都市固体废物及二○五○年前废物处理达致碳中和的目标,政府一方面致力推动源头减废及多种回收途径,同时必须发展足够的转废为能设施,把不可避免和未能回收的生活垃圾全面资源化。
环保署发言人表示:「目前在石鼓洲旁兴建中的I·PARK1(综合废物管理设施第一期),将会是本港首个以先进焚烧技术处理都市固体废物的转废为能设施,并装设比欧盟标准更严格的空气污染控制系统,确保排放的烟气不会对附近环境造成影响。I·PARK1预计将在二○二五年投入服务,处理能力为每日3 000公吨都市固体废物。香港需要与时并进,兴建进一步的转废为能设施,才可以把所有不可避免和未能回收的生活垃圾全面资源化,并增加本港转废为能所产生的电力能源。」
环保署在策划发展I·PARK1时,曾对屯门曾咀中部煤灰湖作为其中一个可能选址,进行深入研究。环保署会在今年上半年对这个选址再展开环境影响评估及技术性研究,初步设定处理量约为每日4 000公吨都市固体废物。环保署亦计划同步展开一项全港性选址研究,物色其他适合兴建此类转废为能设施的地点,以及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及技术性研究,当中会全盘考虑各项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可用土地面积、环境影响、废物运输安排、处理废物基建设施的布局等。这些现代化转废为能设施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结合相宜的社区设施或绿色旅游概念,发挥一址多用协同效应,让市民受惠更多。
发言人表示,在有足够的转废为能设施启用前,香港仍然需要堆填区处理都市固体废物。在这段过渡期间,环保署两个位于新界的堆填区将会作有限度扩建。就此,新界东北堆填区扩建工程的设计、建造和营运合约经过公开招标程序,由威立雅环境服务香港有限公司成功投得,相关建造工程将会于年初展开。环保署将会实施更严格的环境管制措施,除了增设对不同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及报告外,亦将设立专属的网站向公众发布环境监测及审核数据和结果。至于位于新界西的堆填区,其扩建计划规模已由原来约200公顷大幅缩减一半至只约100公顷,有关工程将于年内公开招标。
发言人补充,发展都市固体废物处理基建设施、通过垃圾焚烧发电以达致都市固体废物资源化,是众多先进城市废物管理策略中重要一环(相关资料见附件)。现代化的转废为能设施能够在符合安全、高效和减碳的条件下,将废物转化为电能,配合香港减废和减碳的环保蓝图,支持香港力争二○五○年前实现碳中和。
完
2022年1月25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6时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