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出席「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現狀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致辭
***************************************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七月二十九日)以視像形式出席中國人民大學「一國兩制」法律研究所「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現狀與展望學術研討會」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韓大元教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一國兩制」法律研究所所長)、黃明濤教授(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一國兩制」法律研究所副所長兼秘書長)、劉文達司長(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交流司副司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很高興出席由中國人民大學「一國兩制」法律研究所舉辦的網上講座,就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現狀與未來展望,與各位交流。
香港一直在國家不同的發展階段都扮演着獨特和重要的角色,是國家聯通世界各地商業及金融市場的橋樑。自七十年代末國家改革開放以來,香港一直以自身所長,服務國家所需。一九九三年,首家國企青島啤酒來港上市,啓動了香港作為內地企業首選的國際融資平台的角色,助力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加速它們與國際資本市場和治理標準的對接,提升企業的治理水平和競爭力。多年來,香港抓住了國家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機遇,為國家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貢獻,這亦同時推動了香港經濟的轉型以及金融服務業的長足發展。
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在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的七一重要講話中,就高度肯定了香港在「一國兩制」實踐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並充分肯定了香港在國家發展中不可替代的角色和貢獻。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現狀
香港今天是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擁有名列世界前茅的上市集資平台,也是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我們的股票市場既深且廣,截至今年六月底,香港證券市場有超過2 500家上市公司,市值總額約39萬億港元,是香港GDP的13倍以上。此外,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在港的人民幣存款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全球約75%的離岸人民幣支付款額經香港處理。香港也是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管理資產規模達超過35萬億港元,是香港GDP的12倍以上,其中約三分之二的資金來自境外。香港同時也是亞洲最大的對沖基金基地及第二大的私募基金基地。全球首100家銀行,有78家在香港有業務;首20家保險公司中,有13家在香港營運。這些數據顯示,香港金融中心的功能全面,槓桿作用強大,服務內地和全球的企業和投資者,世界各地投資者對香港充滿信心。
今年三月公布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香港作為全球領先金融中心的地位與實力再次獲得肯定,總排名維持亞洲第一、全球第三位,僅次於紐約及倫敦。香港能夠有這樣的成績,離不開中央對香港的堅實支持和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制度優勢,包括普通法制度和優良的法治傳統、市場化及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廉潔高效的政府、簡單低稅制、一流的基礎設施配套、與國際接軌的監管制度、豐富的人才資源,以及貨物、資訊和資金的自由流通等,這些都令香港成為同時匯聚內地及國際優勢、獨一無二的金融市場。
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貢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
香港的成功基於國家對「一國兩制」方針的堅持,未來亦將會如此。誠如習主席在七一重要講話所指出,「一國兩制」是好制度,必須長期堅持。他也特別提到,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在未來肯定會越見重要。
我們會牢記習主席七一重要講話的囑咐,全力抓緊國家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擁有獨特的角色和優勢,我深信我們一定可以繼往開來,為國家的持續高質量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作出更大、更重要的貢獻。
就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如何助力國家發展,我想和大家分享幾點粗淺的看法。
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第一,助力人民幣國際化。隨着國家經濟體量持續擴大,全球對人民幣在貿易、投資和儲備方面的需求將會進一步增加。香港作為「國內境外」人民幣離岸業務樞紐的角色,在未來將變得更關鍵。我們會循多個方向推動香港的人民幣市場發展:(一)爭取完善和擴大各項互聯互通安排,為離岸和在岸市場之間的人民幣資金提供有效的雙向流通管道,提高離岸人民幣的流動性。(二)推動離岸市場人民幣產品的發展,包括更多元化的人民幣債券產品發行和債券交易,以及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理財產品。(三)提升發行及交易人民幣證券的需求,為上市公司及投資者提供更多人民幣投融資選項。(四)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的契機,擴大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規模和範圍,推出更多樣化和便利化的人民幣產品和服務,有序推動區內金融產品跨境交易。去年十月宣布的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 正是這方面進展的里程碑,我們會繼續推動擴展其涵蓋的範圍和內容。
擔當內地企業的可靠融資平台
第二,香港會繼續是內地企業首選的國際融資平台,此角色亦必將加強。內地企業在香港股市所佔份額舉足輕重,超過一半在港的上市公司為內地企業,合共佔香港股市總值約80%。香港是世界各地企業的理想上市籌融資平台。我們的年度IPO(首次公開招股)集資總額在過去13年間,七度位列全球第一。隨着在海外上市的內地企業所面對的地緣政治風險和不確定性不斷增加,香港可以擔當這些「中概股」企業的可靠國際上市平台。目前,已有22家「中概股」發行人透過第二上市或雙重主要上市回流香港,以市值計,它們合共佔所有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的總市值超過七成。我們會繼續優化第二上市制度,容許非創新產業的大中華公司在港第二上市,並給予雙重主要上市的發行人更大靈活性,為「中概股」提供優質國際上市服務。此外,我們正努力把更多這些股份納入跟內地市場互聯互通的範圍,這除了可為內地投資者提供更多的優質投資選擇外,也可引導龐大的內地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一舉多得。
助力內地金融市場的改革開放
第三,連繫國際和內地的市場和投資者,助力內地金融市場的進一步改革開放。過去數年,「滬港通」、「深港通」及「債券通」等各個互聯互通項目蓬勃發展,國家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促進了內地市場和投資者與國際市場和投資者的聯繫。最近,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互聯互通亦正式啓動,而中國人民銀行、香港證監會和香港金融管理局亦宣布了開展兩地利率「互換通」。在持續推進這些舉措的過程中,相信香港可以憑藉一流的金融基建、監管制度、蓬勃的生態圈和人才庫,以及熟悉國際市場規則的經驗,助力國家進一步深化金融市場的改革開放。
發展綠色可持續金融
第四,發展綠色可持續金融。國家宣布了碳達峰、碳中和的「3060」目標,香港作為區內的綠色及可持續金融樞紐,能引導國際資金助力國家向綠色經濟轉型。事實上,國家一直十分支持香港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表明支持香港打造成為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我們已在特區政府綠色債券計劃下成功發行合共接近100億美元等值的綠色債券。值得一提的是,特區政府發行了長達30年期的美元綠債和20年期的歐元綠債,兩者都是當時亞洲地區最長年期的同類型政府發行債券,為香港和區內的潛在發行人提供了重要的新參考基準,並豐富了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生態。此外,深圳市政府去年十月在香港發行了50億元人民幣地方債券,其中綠色債券佔了39億元人民幣。我們將推動更多內地地方政府、機構和企業透過香港的資本市場作綠色籌資和認證,支持它們綠色項目的建設,並正在評估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能性。這些舉措都將進一步強化香港作為綠色金融中心的功能。
強化風險管理中心功能
第五,強化風險管理中心功能。國家的「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強化風險管理中心的功能。就此,特區政府去年完成了多項法例修訂工作,以提升保險行業的競爭力,包括為海事和專項保險等指定保險業務提供稅務優惠,以及擴闊在香港設立的專屬自保保險公司的可承保風險範圍。我們亦為保險相連證券建立了專屬的規管制度,並推出先導資助計劃,至今已促成兩宗保險相連證券於香港發行,分別為內地和日本風災所造成的損失提供保障。而即將推出的兩地利率「互換通」,更是金融產品投資者期待以久的風險管理工具。香港作為風險管理中心的功能,大有可為。
守穩金融安全底線
雖然香港在金融發展方面有卓越的成績,也有國家的全力支持,發展潛力相當巨大,但處於百年未見、正發生深刻變化的國際大格局中,香港正面對複雜、嚴峻且多變的外在挑戰。我們要居安思危,以「底線思維」,防範外圍環境變化以至是地緣政治帶來的風險,確保金融安全,這也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部分。在這方面,特區政府一直透過「全天候、跨市場、聯動式」的監測系統,持續監察市場是否有異動、有否出現系統性風險的跡象,並會按需要即時作出果斷應對,確保金融體系安全、金融業各環節繼續有序發展。特區政府亦一直與內地相關部委保持緊密溝通,同心協力維護金融穩定,保障金融安全。
結語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正如習主席在七一發表重要講話時說:「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這是香港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未來會繼續把握好高度自由開放、銜接國際規則和市場的優勢,發揮好獨特的門戶和橋樑角色,在國家建構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繼續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最後,我祝願今日的研討會圓滿成功,各位嘉賓、各位朋友身體健康、事業宏達。謝謝大家!
完
2022年7月29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6時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