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財政司司長出席「TVB財經論壇──綠色及可持續金融:開啟時代新機遇」致辭(附圖/短片)

************************************************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六月九日)在「TVB財經論壇──綠色及可持續金融:開啟時代新機遇」的致辭:

許濤主席(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主席)、蕭世和總經理(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商務營運))、Joseph(署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浩濂)、志偉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新聞及資訊)袁志偉)、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午安!TVB(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舉辦這場財經論壇,讓各路專家從多角度剖析綠色和可持續金融這個時代新機遇,可謂抓準了時代的大潮。借此機會,我希望與現場各位專家及電視機前的各位觀眾介紹特區政府在推動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的決心和工作。

氣候變化是威脅人類生存和永續發展的迫切議題,全球各國都正採取行動,力求將全球暖化限制在攝氏1.5度的目標。國家對此亦非常重視,「十四五」規劃提出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向綠色轉型,訂下「3060」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論是去年的中共二十大、還是今年的全國兩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之一,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理念,強調生產、消費和生活方式都要向綠色和低碳方向轉型。這個理念的核心,是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並不互相矛盾,而是互利共生、能夠構成良性循環。

香港在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優勢

全球邁向低碳經濟的大趨勢,正好説明這當中蘊藏着巨大的發展機遇。要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和相關風險,關鍵之一是要投入所需的資金。按照最新市場估計,未來30年,單是亞洲地區就需要66萬億美元的氣候投資。在內地方面,要達到碳中和,保守估計未來30年需要超過100萬億元人民幣的綠色投資。

那麼香港在當中可以扮演甚麼角色呢?香港憑藉「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制度和區位優勢,是國際金融中心,深獲國際投資者的信賴,而且市場運作高效。因此,香港可以擔當引導國際資金配對優質綠色項目的重要角色,為區內以至亞洲的綠色轉型作出積極貢獻。

現時,香港已是亞洲的綠色金融樞紐。二○二二年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總額較二○二一年增長超過40%,達到805億美元。其中,在香港安排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總額佔亞洲區此等債券的市場份額超過三分之一,居亞洲第一位。

事實上,特區政府在這方面一直發揮引領和推動作用,至目前為止,已成功發行接近220億美元等值的綠色債券,並取得多項紀錄,包括全球最大的綠色零售債券、全球首批由政府發行的代幣化綠色債券,以及首批由亞洲政府發行的30年期美元綠債和20年期歐元綠債等。就在上周,我們發行了新一批接近60億美元等值的綠色債券,當中包括首批10年期人民幣債券,有助延長離岸人民幣收益率曲線,以及進一步豐富離岸人民幣投資產品的選擇。我們會繼續定期發行綠色債券,以推動市場的創新和持續發展。

此外,自二○二一年起,深圳市政府和海南省政府相繼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包括綠色、藍色及可持續發展債券。乘着這優勢,我們未來會邀請更多省市政府、機構和企業透過香港的資本市場作綠色籌融資。

除了綠色金融的體量以外,香港的專業服務國際一流,深得各方認可,在標準制訂、對接內地和國際標準、綠色項目認證等方面都可以發揮很大作用。就此,我們正探討建立綠色分類框架供本地市場採用,協助定義對減緩氣候變化作出重大貢獻的活動。這個框架將會與由內地及歐盟於去年發表的共通綠色分類目錄(Common Ground Taxonomy)銜接。

另一方面,我們了解投資者希望有更多的信息,以了解上市公司的業務運作、資產以及財務狀況如何受氣候變化影響。早前,香港交易所建議規定所有發行人在其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中披露氣候相關信息,以及推出符合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氣候準則的信息披露要求,並展開了諮詢。

要實現碳中和,建立高效的自願碳市場是重要一步。自願碳市場的參與者可從賣方購買碳信用,用來抵銷本身的排放量,並在這過程中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活動提供資金。香港交易所於二○二二年十月推出全新的國際碳市場Core Climate,這是目前唯一為國際自願碳信用產品交易同時提供港元及人民幣結算的碳市場。

綠色科技的機遇

除了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綠色標準的制訂和項目認證外,綠色科技也是推動綠色經濟產業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引擎。

香港基礎科研實力雄厚,原創力強,擁有五所全球100強的大學,亦有不少享譽國際的頂尖學者和權威專家,研究成果卓越。近年,香港的創科生態越趨蓬勃,我們更已培育和聚集了一批極具質素、前瞻創新且充滿熱誠的綠色科技公司,當中超過100間位於科學園和數碼港。而在港的風險投資基金和私募基金亦非常蓬勃,可為不同階段的綠色科技初創和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展望未來,我們會更着力促進跨界別研發方案、支持研發成果的應用,更好推動整個綠色科技從創新研發、商品轉化,到量化生產以及產業化的循環發展。

順帶一提,特區政府今年底會舉辦「國際綠色科技周」,匯聚相關產業代表、企業及投資者,讓行業內外的專業人士和企業交流綠色科技的最新發展,同時讓企業及投資者了解綠色科技所創造的商機,促成更多投資配對。

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和綠色等新發展理念,並聚焦綠色環保和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新能源產業有助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特區政府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在引進世界各地具代表性、高潛力的企業時,其中一個重點,就是新能源科技和新材料。透過吸引這些企業落戶香港,我們整個綠色的產業鏈將會更為蓬勃和強大。

粵港澳大灣區的兄弟城市各有優勢,香港在綠色科技方面有很好的研發基礎,而大灣區內地城市則在產業鏈和供應鏈上能提供強力支撐。因此,位於河套區的港深創科園和新田科技城是深港兩地創科合作的橋頭堡,絕對可成為新能源和其他綠色科技產業的樞紐。

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在巨大的綠色市場機遇面前,目前全球尚未出現具領導地位兼具綠色科技及綠色金融產業集群的城市。香港絕對有能力更好結合兩者,借助這「雙引擎」相互促進以加速相關的產業發展和建構一條全新的產業鏈。建設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將為香港帶來新的藍海。

我在《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從五個方向加速推動這方面的工作,其中人才至為關鍵。為豐富我們的綠色金融人才庫,我們這幾年相繼推出不同的培訓計劃,支援專業人士和學生獲取資歷,為他們提供實習機會等。而自去年年底設立「高才通計劃」(「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並同時優化多項原有的人才入境計劃後,截至今年五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合共收到約84 000宗申請,並已批出其中約49 000宗,他們將會陸續到港發展。

結語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綠色和低碳轉型和建設,關係到全人類的生存、安全和永續發展,可以説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香港憑着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結合我們與大灣區兄弟城市的創科力量,我們有決心、有能力,並具備致勝的各項條件,可以為國家、為全球的綠色發展作出更新、更大的貢獻。

最後,祝今日論壇圓滿成功,各位朋友身體健康、事業宏達、生活愉快。

2023年6月9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6時35分